所有来自 开源社 团队和社区的最新消息
Workshop 这种活动形式,国内的小伙伴们可能了解不多。它直译过来通常叫工作坊,意译又称作动手训练营,是一种重在现场实操的技术活动。它与我们学生时代的“上机实验课”很像,但需要参与者带着自己的电脑,通过现场提供的多元化技术平台(如开源社自研的开放黑客松平台),亲身体验各类新技术,快速上手~
木兰开源许可证系列(宽松、严格、FRAND)由产学研携手合作,而开源社是主要贡献单位之一(也是唯一的开源社区)。
这里特别感谢开源社法律咨询委员会成员 —— 黄鸿文 、林诚夏、梁尧三位专家的意见与反馈,华为的开源项目极可能成为第一个引用木兰宽松协议者,我们拭目以待。
作为国内主要推动开源治理的社区,我们全力支持开源协议的发展和生态的建设。我们期待后续能:
与目前国际流行许可证的一个简单对比及兼容性描述
和国际开源协议权威组织 OSI 沟通,开源社作为 OSI 在中国的唯一成员,乐于协助对接。
名词解释:
Casual contributors,也被称为是“episodic volunteering”,意指那些开源社区中,没有担任特别的职责,偶尔零星的会对社区和项目做出贡献的志愿者们。和像演员的非正式训练,将生活中的某个有趣的片段当做艺术来演绎。故开源之道翻译为即兴。
开源是如此的重要,以至于美国政府禁止美国公司和华为进行贸易的事件,让国内的软件界的人倍感压力,甚至就美国政府是否会干涉开源基金会这事,开源社、CSDN 等还专门撰文澄清,也是洋洋软件大国的一大奇观了。
但是毋庸置疑的是,虽然开源软件使用了不少,但是开源社区在国内的发展确实是差了非常多,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社区,更加不用提基金会的事情了。开源之道还是坚持一贯的主张,努力的去提高认知,掌握开源背后的思想、知识和价值,或许能够在较可预见的期限内能够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径来。否则,只有倒退。
本次活动是由 Jenkins 中文社区与“开源社”联合主办的一次关于如何参与开源的线下见面会。
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是开源精神、为什么以及如何参与开源、开源与个人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、开源社区存在的重要意义、996 是否与开源背道而驰。
我们的观点是:社区重于代码。是否与你的想法一致?欢迎来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