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语言

开源社章程

正文大纲
  1. 第一章 总则
  2. 第二章 服务范围
  3. 第三章 治理结构
  4. 第四章 成员的构成、权利及义务

第一章 总则

  • 第 1 条 开源社是由中国支持开源的企业,社区及个人所组织的一个开源联盟,旨在推广开源。 各成员按照“共治、共识、贡献”的原则自发设立。官方网站为 http://kaiyuanshe.cn/

  • 第 2 条 开源社的愿景为: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软件和硬件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。

  • 第 3 条 开源社的使命为:携手国内社区,高校,企业,政府,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体系。

  • 第 4 条 开源社的宗旨(业务范围)为:为中国开源软件和硬件的正确使用,授权许可,社区建设及治理,进行知识推广普及与提供相关服务。

  • 第 5 条 开源社的承诺为:开源社各成员承诺,在设立和运营开源社的过程中,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。

  • 第 6 条 开源社的理念为:作为 OSI 的成员单位,我们认同 OSI 对于开源项目的定义。并鼓励更多的中国开发者与中国企业,了解、认同并选用符合 OSI 定义的开源授权协议。

第二章 服务范围

  • 第 7 条 开源社的在线功能和活动,包括但不限于:

    1. 提供国内外有关开源软件的正确使用,授权许可,社区建设及治理,及行业动态等知识;

    2. 提供开源软件授权许可协议的介绍及鉴别服务, 开源许可的评估服务, 开源软件技术文档的翻译服务;

    3. 开源软件技术在线学习, 在线动手实验环境, 云计算资源, 早期项目孵化, 社区互动环境(论坛,博客,社交,维基等)。

  • 第 8 条 开源社的线下活动包括但不限于:支持开源软件开发者,社区,媒体,企业,政府各项相关活动及高校开源文化培育,知识普及与技术学习。

第三章 治理结构

  • 第 9 条 开源社成立理事会,是开源社的最高决策机构,代表所有成员利益作出决策。秘书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,开展日常工作。开源社下辖数目不定的工作组,分别在某一特定领域或项目开展工作。开源社的成员包括:个人成员、单位成员(包括社区,高校,企业,政府等)。个人成员的日常管理工作,由成员管理委员会执行。

  • 第 10 条 根据开源社的规模,理事会的席位至少为七位,最多不能超过十一位,在同一组织任职的理事比例不能超过 30%。理事会内设理事长一人,副理事长和理事若干。 理事会任期一年。理事会的席位由全体开源社成员选举产生,个人成员享有理事会席位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。任何成员都可提名或自荐(0~2 人)。理事会选举细则由全体开源社成员大会商议后另行公布。

  • 第 11 条 理事会会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,召开的时间和地点由理事长决定。理事会会议也可以通过音频或视频电话会议举行,但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会成员出席方为有效。理事会决议须经到会理事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。

  • 第 12 条 理事会可行使如下职权:

    1. 选举产生理事长、副理事长(含常务副理事长)和理事;

    2. 就秘书长的任职和罢免事项,做出决策;

    3. 决定成员的加入和退出事项;

    4. 维持理事会稳定运行,批准本章程修订事项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管理文件;

    5. 决定开源社技术发展方向和工作组(重大项目、专题、课题)立项;

    6. 批准理事会年度财务预(决)算,协调资金筹措、使用及收益分配方案等;

    7.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。

  • 第 13 条 秘书处是开源社日常执行与办事机构,实行秘书长负责制。内设秘书长 1 名,副秘书长和秘书若干。秘书长对理事会负责。秘书长的任职和罢免由理事会推荐决定。秘书处工作人员由秘书长推荐任命,任期一年。

  • 第 14 条 秘书处可行使如下职权:

    1. 执行理事会决议,全权负责开源社日常事务;

    2. 负责理事会议或扩大会议的筹备工作,向理事会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,编制年度工作计划、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;

    3. 负责受理加入开源社的申请,对其资格进行审查;

    4. 负责受理开源社项目的立项申请,经形式审查后,提交理事会审批;

    5. 负责开源社成员的协调工作。

  • 第 15 条 工作组包括负责特定领域的日常工作的工作组,以及围绕重大项目、专题、课题成立的特定工作组。工作组设组长一人,组员若干。工作组的数量不限。

  • 第 16 条 工作组的发起由个人成员或单位成员提议,并说明工作组的目标、职责范围以及工作计划,经理事会批准,正式设立。工作组应提交年度工作报告。理事会将在年度会议上,评审各个工作组的工作,并决定工作组的工作是否继续开展。

第四章 成员的构成、权利及义务

  • 第 17 条 开源社的成员,包括个人成员与单位成员。所有开源社成员,应仔细阅读并理解《开源社章程》 的条款和条件,并受其约束,方可加入。

  • 第 18 条 个人成员与单位成员,都可以在开源社网站上,提交在线申请。个人成员的加入申请,由成员管理委员会管理及批准。单位成员申请加入,需要有开源社现有成员引荐,并经开源社理事会过半数同意后方能加入。同属一个单位的个人成员与单位成员,各自独立,且各自享有其权力,并遵守其义务。

  • 第 19 条 个人成员的权利应如下:

    1. 有权对开源社提出治理原则的建议;

    2. 有权参加开源社全体会议,参与开源社发展重大决议和事项的讨论和表决;

    3. 有权向理事长提议召开理事会;

    4. 有权就开源社应组织实施的项目、开源社的发展提出建议;

    5. 有权优先参加开源社举行的各种交流、培训活动等;

    6. 有权对参与研发的开源社技术成果的使用享有优先权和优惠权;

    7. 在不影响开源社及其他成员利益的前提下,有权提出退出联盟;

    8. 有对开源社理事会席位的提名权,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。

  • 第 20 条 个人成员的义务应如下:

    1. 对开源社运营作出持续投入,包括以开源社名义,面向内部运营:如网站运营等。

    2. 对开源社内容/服务方面作出中长期持续投入,以开源社名义,面向社会大众:如开源参考文档,开源许可分辨,开源许可评估,开源技术/新闻文档初译服务,开源实验室,常规性大学校园路演等。

    3. 提供公司/个人的媒体/社交资源,为开源社的服务/活动/新闻进行推广;

    4. 开源社内容/服务拥护和遵守本守则,执行理事会的各项决议和规定,保守开源社技术秘密,维护知识产权;

    5. 全力维护开源社的权益和声誉,不得以开源社名义从事有损开源社声誉和侵害客户利益的活动;

    6. 以推动开源社成员的共同发展为己任,积极维护开源社成员共同利益,为开源社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献计献策,推进开源社建设;

    7. 按照开源社事会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,为开源社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所需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和技术的保障;

    8. 在开源社启动后、阶段目标完成之前,一般成员不得随意退出开源社。一旦被批准退出开源社时,应妥善处理遗留问题,确保正在执行项目(专题、课题)总目标的实现,否则须承担因其退出所造成的相关法律后果和经济责任;

    9. 不得设置障碍影响开源社技术成果的转移和推广;

    10. 有优先权聘请开源社内相关专家,提供开源相关的咨询服务。

  • 第 21 条 单位成员的权利应如下:

    1. 有权就开源社应组织实施的项目、开源社的发展提出建议;

    2. 有权以优惠方式参加开源社举行的各种交流、培训活动等;

    3. 有优先权聘请开源社内相关专家,提供开源相关的咨询服务。

    4. 在不影响开源社及其他成员利益的前提下,有权提出退出联盟。

  • 第 22 条 单位成员的义务应如下:

    1. 提供公司/个人的媒体/社交资源,为开源社的服务/活动/新闻进行推广。

    2. 设置“开源大使”,为开源知识的普及与推广,携手开源社共同持续投入。

    3. 开源社内容/服务方面的短期投入,以开源社名义,面向社会大众,一次性的活动

    4. 开源社内容/服务拥护和遵守本守则,执行理事会的各项决议和规定,保守开源社技术秘密,维护知识产权;

    5. 全力维护开源社的权益和声誉,不得以开源社名义从事有损开源社声誉和侵害客户利益的活动;

    6. 以推动开源社成员的共同发展为己任,积极维护开源社成员共同利益,为开源社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献计献策,推进开源社建设;

    7. 指定专人负责同开源社秘书处联系,以利开展日常工作,并定期参加开源社全体会议;

    8. 按照开源社事会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,为开源社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所需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和技术的保障;

    9. 在开源社启动后、阶段目标完成之前,一般成员不得随意退出开源社。一旦被批准退出开源社时,应妥善处理遗留问题,确保正在执行项目(专题、课题)总目标的实现,否则须承担因其退出所造成的相关法律后果和经济责任;

    10. 不得设置障碍影响开源社技术成果的转移和推广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