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源基础设施
第一代开源基础设施与协作模式
第一代开源协作模式,在早期几乎没有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工具,有什么用什么,因此最为常用的email,被发展为Maillist,成为整个开发团队的协作核心工具,大多数操作系统内置的diff/patch工具,使得代码的交流以email patch为主。这些老牌的开源项目,从使用RCS、CVS,到了后来也开始逐步引入svn/git,bugzilla这样的工具,但是围绕mailing list开展协作的特征,则持久不变。
作为协作核心的Maillist
一个开源社区,往往就是一个邮件列表,随着软件的日益复杂,社区的不断扩大,邮件列表也会不断分化,通常会划分为:核心组、开发组、用户组。开发组与用户组的邮件列表,随着软件的架构分化为多个模块,还会进一步分解。
在邮件列表里,所有的用户都是平等的,在无法用工具保障流程的情况下,社区逐渐发展出了一套严格的邮件礼仪和格式规范。不规范的邮件,不会被理睬;不礼貌的家伙,甚至会被赶走。
邮件越来越多,即使分成多个邮件列表,依然太多。Archive这样的邮件归档、查阅的工具,就必须得有了。一封邮件,大家都来回复,严格re:的标题,组成了一个可供追溯的线索。
在邮件列表里,通常出现个人的名称,加上Reported-By、Tested-By、Acked-By的标记,即是一种代表个人名义的认可,也是流程规范的一部分,更是计算各人贡献的依据。
Bugzilla应运而生
在邮件中,有一类话题是最活跃的,那就是bug。但是,通过翻找邮件查阅bug的最新的解决状况,是非常困难的。一个bug,从提出,到最终解决,并被确认在哪一个版本中发布fix,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转化模式。一个专有的处理工具,势必应运而生。Bugzilla、trac等一批工具,就由此被创造出来了。
代码提交流程的规范化
开源社区,表面上非常的崇尚民主自由,但实际上却盛行精英主义、甚至是个人独裁的。我们往往会给某个开源项目的创始人,冠以「仁慈的独裁者」的头衔。虽然,是否仁慈,大家不得而知,但独裁确实是显然的了。
最大的独裁,是代码的管理权。因为作为创始人与核心开发者,他们往往以一己之力,贡献了绝大多数的代码,确定了项目最初的架构与发展方向。他们不会容忍任何人随意地向代码库提交代码。
在邮件列表中,一个新来的家伙,从没人认识,到能够独立的向代码库提交代码,非得经历艰辛的历程不可。这样的历程,简单的说,就是一次一次的Code Review。被审核通过、合入代码库的patch越多,一个人对于社区的贡献就越大,可信度也越高,身份地位也逐步提高,然后,他也就可以去Review其他人的代码了。
总结:在简陋的工具条件下,发展出高效、严格的社区协作模式
第二代开源基础设施与协作模式
第二代开源协作模式,有两大特征:Web化、集成化。随着Web技术的不断成熟,开源社区也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Web开源项目,其中Web化的项目管理工具,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在wikipedia上,issue-tracking systems列出了55个,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列出了152个,其中开源的也有30+,open-source software hosting列出了22个,堪称蔚为壮观。
这类平台又可以分为两大类:基于开源的项目管理工具或issue tracking工具,自建平台,以JIRA、DotProject、Redmine为代表;基于免费开源托管平台,以SourceForge、Google、LaunchPad为代表;
第二代的开源项目管理工具,可以说,主要是在向企业内的开发管理学习。文档、流程、角色、权限、统计报表等等功能,都开始出现了。有些开源项目,也在用这些东西。
以SourceForge与Google Code为代表的开源托管平台免除了开源项目搭建自己的官方网站,管理工具,代码仓库之类的繁琐事务,大大促进了开源项目的发展。不过,由于平台的功能总是受限的,因此自建门户,自组工具的开源项目依然层出不穷。
issue & milestone
在第二代开源协作模式日渐成熟的过程中,另一股潮流也正方兴未艾:「敏捷软件开发」。其中,最为深入人心的概念之一,就是每个迭代,完成一批User Story。
在开源社区,这个概念被进一步演绎:无论是bug和feature,都被统称为issue。这些issue,被分到不同的milestone(版本),即使最后有可能延期,milestone也会定义一个预期完成时间。
服务平台化
平台在逐步进化,因而能够帮助开源项目,打理越来越多的事务。通常主流的开源项目托管平台,都能够完成:
- 在线代码浏览,并能够支持不同的配置库
- 需求管理、Bug管理,通常合并为Issue tracking
- 版本与里程碑管理
- 文档编写与管理,以Wiki的形式为主
更进一步的,还有能够完成:简单的自定义工作流、文件夹与静态资源管理、输出各种统计报表、甚至提供论坛、搜索、邮件列表以及各种排行榜等等。
总结:以Web形式提供的集成化开源项目托管平台,标志着开源项目的协作模式,进入成熟期
第三代开源基础设施与协作模式
随着MySpace、Facebook与Twitter这样的SNS网站的兴起,开源项目的协作模式,受到SNS的启发,也随之进入了第三代,以Social Coding为核心的开发协作模式,这样的模式在以Github为代表的网站上,体现的最为充分,众多的模仿者也层出不穷。
围绕着Github,一大批周边扩展服务被建立起来,构成了一个更加有活力的生态圈。而程序员们,不仅在Github上参与开源项目,更在Github上结交朋友,分享经验,增进能力。甚至这样的协作模式,还拓展到了编程领域之外,成为开放式协作的流行模式。
激励机制
第三代开源协作模式,以Github为代表,以Social Coding为精髓,这一代模式想要解决的问题,是激励机制的问题。
借鉴了社交网络中的各种数值化模型,关注者数量,Star数量,Fork数量,Issue数量,Pull Request数量,都在显要位置标示出来,对于开发者形成正向激励,还有很多的统计图表,形象的展示了项目的活跃程度。
开源社区,原本就有非常深厚的,统计补丁数计算贡献度的传统,这一点在Github被发扬光大,可以说是优秀的继承与创新。
基于fork/pull request的协作机制
在github,一键就能够fork自己的分支,然后可以跟原有的分支毫无关联,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提交pull request,这就带来了更加频繁的分裂,使得分裂常态化了。
原来的开源社区,开发者修改了代码,希望能够贡献给社区,需要穿越种种障碍,如果社区不接受,最后开发者只能逼不得已,自己开一个新的分支,变成一个新的项目。
Pull request,从一个代码合并的方式,变成了开发者之间主要的交流方式,他们发现,最好的交流,正是通过源代码来交流,一切的讲道理,都不如用源代码来讲道理。这恰恰是程序员们最习惯,也最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。
围绕Github出现的扩展服务
- 与其他项目管理工具集成(Bugzilla,Asana, Basecamp,Redmine,JIRA,ZohoProject)
- 与持续集成服务集成(Travis,Bamboo,CircleCI)
- 与消息通知服务集成(Amazon SNS,Email,IRC,Jabber)
- 与DevOps服务集成(AWS OpsWorks, DeployHQ)
这些扩展服务,极大的丰富了开源生态圈的内涵。
最新的发展,是GitHub的Robot与Actions,基本上内置了开源开发协作所需要的一切功能。
总结:社区天生就应该是社交化的,Social Coding与开源社区,简直就是天作之和。
暗线:工具、习俗背后的逻辑
开源社区的协作模式,为何会变?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
- 开源社区研发工具的两大目标:降低门槛,提高效率
- 如何计算参与者的贡献?
- 如何激励、吸引、回报参与者?
- 如何保障项目质量?
- 如何协调一致的工作?
- 如何在社区里平等、高效的协商?
最近的发展
- 开源供应链安全,越来越被重视
- 智能辅助开发,带来的挑战
- 如何阻止开源世界的分裂?